煤矿锚杆钻机在使用中如何保证安全?
煤矿锚杆钻机是煤矿巷道支护作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,主要用于钻孔安装锚杆,以实现对岩层的支护和加固。然而,由于其使用环境复杂,操作空间狭小,加之设备本身涉及高转速、高扭矩以及高压气液系统,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极易引发安全事故。为了保障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运行的稳定性,须严格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。本文将围绕“如何保证煤矿锚杆钻机使用安全”这一核心,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探讨。
一、操作前的安全准备
1.设备检查
在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前,须由专人对锚杆钻机进行全面检查,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:
电缆、油管、气管是否完好无破损;
螺栓连接是否紧固;
钻头、钻杆是否磨损或变形;
电气控制系统是否正常;
气源、电源、水源是否接通稳定。
2.作业环境检查
煤矿井下环境复杂,作业前应确保作业区域通风良好、照明充足、地面平整无积水、无瓦斯超限,严禁在有瓦斯、粉尘爆炸风险区域随意启用钻机。
3.人员培训
钻机操作人员须经过专业培训,熟悉设备性能与操作规程,持证上岗。未经许可或培训人员不得私自操作设备。
二、作业中的安全要点
1.规范操作流程
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执行:
启动前须确认人员、设备、环境均处于安全状态;
禁止空载高转速运转钻头;
转动钻杆前,操作人员须站在安全区域,避免站在钻机正前方;
作业中禁止戴手套直接接触旋转钻杆,以防卷入。
2.防止卡钻和掉钻事故
卡钻或掉钻不仅可能损坏设备,还会危及操作人员生命安全。为此应注意:
控制推进速度和转速,避免硬岩层中猛进;
操作中实时监控钻机运转状况,如发现异常声音或阻力,应立即停机排查;
保持钻孔内润滑水通畅,防止过热和堵孔。
3.防止漏电触电
煤矿井下潮湿狭窄,是触电事故高发场所。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:
所有电器设备须符合煤矿防爆标准;
电缆线路须有良好接地;
定期检查电缆破损、漏电保护器是否有效;
操作人员应穿戴绝缘靴,手持电动工具需戴绝缘手套。
4.防止液压系统失控
锚杆钻机多采用液压或气动推进系统,若液压系统失控可能导致油管爆裂、设备突然运动等危险:
定期检查液压油管、阀门和接头是否有渗漏;
操作时缓慢加压,避免冲击式操作;
不得随意调节压力表与安全阀;
作业结束后,应释放系统压力,确保安全。
三、应急与安全防护措施
1.紧急停止装置
煤矿锚杆钻机应配备明显且易于操作的紧急停止按钮,出现险情可立即切断电源或气源,保障作业人员安全。
2.设立安全警戒线
在钻机作业范围内,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戒标识,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,防止误入旋转部位造成伤害。
3.通风与瓦斯监测
在瓦斯易聚集区域作业时,需配备瓦斯检测仪,持续检测空气中瓦斯浓度,若超限立即停止作业,撤离人员,并进行通风处理。
4.佩戴防护装备
操作人员须穿戴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,包括:
安全帽;
防护眼镜(防止钻屑飞溅);
防尘口罩;
防滑、防砸安全鞋;
耐磨手套(非操作转动部位时使用)。
四、作业后的安全管理
1.及时断电断气
作业完成后,应立即关闭电源、气源,切断总闸,防止误触启动造成事故。
2.清洁与维护
钻机作业后应及时清理附着在钻杆、钻头上的泥土或煤屑,并检查各运动部件有无异常磨损。必要时进行润滑和零部件更换,避免故障隐患积累。
3.故障记录与上报
如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设备异常或小故障,应及时记录并报告班组负责人,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,不得带病作业。
五、总结
煤矿锚杆钻机的安全使用,关系到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整个煤矿的生产稳定。通过加强设备日常检查、规范操作流程、提升操作人员安全意识,以及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置机制,可以有效预防事故发生。在当前煤矿智能化、机械化发展的背景下,也应积极推动锚杆钻机的智能化改造,如远程控制、状态监测、报警系统等,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。
安全无小事,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事故的导火索。只有将安全理念融入到每一次操作中,才能真正实现“安全有效”的矿山支护作业目标。
24小时咨询热线:
137-0510-0521
Cel : 137-0510-0521
E-mail: 1335051520@qq.com
Add :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龙冈镇凤鸾路16号